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57期
58期
59期
60期
61期
62期
63期
64期
65期
66期
67期
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60期

綠辭典

綠辭典

曾靜芳 編譯

地面逕流 (overland flow)

雨水或融雪之水在廣大地面上以薄層且未形成溝渠型態之流動。在暴風雨期間,當降雨速率超過土壤的滲透 (infiltration) 能力時,地面逕流即會形成。它最常出現於乾燥及半乾燥地區,且與表層侵蝕 (sheet erosion) 有密切關係。地面逕流若逐漸向小溝集中,則可能導致溝河侵蝕 (gully erosion)

人口過剩 (overpopulation)

當一個地區之人口數超過其可供利用之資源所能適當支持的程度,而導致生活水準下降以及人類潛力未能完全實現之情況。換句話說,在最適人口數 (optimum population) 被超越時即發生人口過剩。人口過剩的觀念不應絕對地或必要地意謂著某地之承載力 (carrying capacity) 已被人口成長超越,因資源基礎所能支持的人口可能依科技發展程度及耕作方式而異。人口過剩可能導致對土地之過多壓力。而當資源基礎的生產力衰退時,環境的惡化和人口過剩可能會更進一步急遽化。

溢出人口 (overspill population)

在城市中某區域內貧民區之清除和重新發展後其人口的計畫性置換。在依現代有關日照和易接近性之規範而建造新建築物之後,城市之較老舊區域不可能保持原來的人口數。原來的人口數和新建房屋之容納量間的差異稱為溢出人口。

牛軛湖 (oxbow lake, cutoff, or mortlake)

在一河曲頸(meander neck)形成的新月形湖泊。當一河流之水流形成一新水道時,淤泥便開始沉澱在曲流的入口處,致使曲流逐漸脫離其主要水流,直到與河流分開。若牛軛的水面高度藉河流的滲漏而得以保持,則此湖將持續存在。否則牛軛將逐漸淤積,且可能不再保有可辨別的地形特徵。牛軛湖常見於廣大的河流氾濫平原 (flood plain)。因航行目的而將河流變直時,可能導致人造牛軛湖的產生。

臭氧 (ozone)

含有三個氧原子 (O3) 的一種高反應性氣體。它是大氣的一種自然成份,其背景濃度大約為0.01 ppm。它能吸收來自太陽的傷害性紫外線輻射,因此位於大氣層的較高處﹝平流層﹞的臭氧層具有保護地球上生命的功能。在大氣的較低處﹝對流層﹞因人類活動產生的臭氧正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而平流層之平均臭氧濃度卻已因受人類活動釋放的氟氯碳化物 (chlorofluorocarbons, CFCs)的破壞而衰竭。極地上方﹝特別是在南極洲上方﹞的臭氧層已因CFCs的破壞而發生稀薄化。一般憂慮到達地球表面之太陽輻射的持續增加將導致全球性氣候分布型態以及農業型態上的劇烈改變。

臭氧污染 (ozone pollution)

因臭氧濃度增高而造成的空氣污染。臭氧是大氣的自然組成物質之一,能吸收太陽輻射中波長較短的紫外線。它可因碳氫化合物(石油產品的分解物)與來自高溫高壓燃燒過程之氮氧化物的光化學反應而形成。這種反應產生的臭氧為光化學煙霧 (photochemical smog) 的一重要組成物質。即使在相當低的濃度 (0.2 ppm),它已能引發人類呼吸道的刺激,而在甚至更低的濃度,即可能引起植物表面掉色。一旦受影響,植物之生長會大幅衰退,最終甚至會導致死亡。

寄生現象 (parasitism)

兩個有機體間的一種關係,其中一個有機體生存於另一個有機體之上或之中,前者稱為寄生體,後者稱為主體。寄生體通常遠小於其主體。寄生現象所產生的後果輕重不一,有些對其主體毫無影響,有些則會使主體致生嚴重疾病,甚至死亡。寄生體與主體間的依存關係具有許多不同形式。例如,內寄生物 (endoparasites) 生存於主體的體內,而外寄生物 (ectoparasites)則生存在主體外面;專性寄生物 (obligate parasites) 只能以寄生體形式生存,而兼性寄生物 (facultative parasites) 則能以寄生體形式以及單獨以腐生生物 (saprophytes) 形式生存。

停車轉乘系統 (park-and-ride system)

在火車站或公車站設置停車設施,俾便使用自家小汽車者停車後轉搭火車或公車的一種運輸系統。此類停車場通常設於郊區的交通要道上。停車轉乘系統係交通管理的一個方法。其主要目的在於藉由免費或補助性的停車場以及轉乘公共交通服務的方便來減少通勤者或購物者開車到市中心的人數。

粒狀物質 (particulate matter)

存在於大氣中的固體和液體微粒。這些粒狀物質有各種不同的來源,它們可能是自然過程產生的,也可能是人類活動的結果。其主要來源包括工廠和發電廠煙囪所放出的黑煙和飛灰,以及火山爆發所噴出的灰塵。

本文資料一部分係根據:

Jones, G., Robertson, A., Forbes, J., Hollier, G.,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Ltd.,New York, N. Y.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