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129期
130期
131期
132期
133期
134期
135期
136期
137期
138期
139期
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129期

台灣珊瑚礁的保育

台灣珊瑚礁的保育

   

宋克義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教授

 一、台灣珊瑚礁的分布狀況

全世界大約0.3%的海域屬於珊瑚礁,在這裡可以發現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是觀光客嚮往的地方,也是海洋中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小小的台灣處在溫暖海域也有珊瑚礁,真是福氣啦!台灣珊瑚礁分布在離島的有:綠島、蘭嶼、小琉球、澎湖群島、東沙、南沙;分布在本島的有:恆春半島、東北角、東部海岸的三仙台等地(1-5)

珊瑚礁為何會分布於上述的幾個地方?來河口附近很容易因為上游河水沖刷,帶來過多的沉積物,使得附近海水混濁,泥沙含量過高,因而不適合珊瑚礁的生存,因此在沒有河川出口的清澈海域或離島才適合珊瑚礁的形成。

二、珊瑚的致命危機

近幾年來,夏天水溫升高時,全世界有很多地方的造礁珊瑚都會出現『白化』的現象。一般來說珊瑚體細胞內有微小的單細胞藻稱之為共生藻。牠們聚集在瑚兩層細胞的內層,密度大約為每平方公分一百萬個細胞。牠們會將自己光合作用的產物送給宿主珊瑚,促進珊瑚的生長。

當環境波動,如水溫過高或太低、海水太過濁時,共生藻就會離開珊瑚宿主。這時候珊瑚的組織便失去色彩,變得透明,直接而且清楚的露出白色的碳酸鈣質骨骼。白化的珊瑚並沒有死亡,只要環境能迅速恢復正常,共生藻便能快速增生,也使得珊瑚恢復原有的色彩和生機。但是環境如果持續惡化,珊瑚缺乏共生藻所提供的能量就無法生存,而開始真正的死亡了,海底由本來的黑暗色調轉成白花花的一片,在船上、岸邊都能看得出來。

三、珊瑚礁破壞的其他因素

什麼樣的改變,使珊瑚礁消失呢?大部分的珊瑚礁都位於離海岸很近的淺水域裡,因此很容易受到陸上活動的影響。高雄的壽山、鳳鼻頭、屏東的琉球鄉都是由以前珊瑚礁經地質活動隆起而成的。目前西子灣海岸懸浮物沉積物很多,僅剩極少數幾種珊瑚能夠存活,再無法繼續造了。為何會如此呢?極有可能是水中懸浮物遮蔽了造礁珊瑚所需的光線,而沉降在珊瑚表面,也會直接造成珊瑚的死亡。高山上的森林如果遭受到濫墾濫伐,造成水土保持不良,有可能在一場颱風暴雨過後,河川水流將泥沙沖刷到海裡,使得水質混濁,甚至將大量泥沙覆蓋在珊瑚礁上,而造成珊瑚礁的死亡。相同的道理,在進行海岸工程時,如果未能妥善攔堵泥沙,也會造成生長百年的珊瑚礁,毀之一旦。

不當的漁業活動也會對珊瑚礁造成破壞。過度捕撈造成珊瑚礁生態的失衡;使用不當的電、毒、炸等捕魚方式,更是直接破壞珊瑚礁。遊客也可能是製造破壞的因素之。浮潛遊客踩踏在活生生的珊瑚上、或採集一些珊瑚礁上生物當紀念品,遊艇、漁船將錨拋在有珊瑚礁海面上,都會造成珊瑚的死亡及礁體的破壞。人類為了捕捉美麗的熱帶魚,採用電、毒、刺網、過度的捕抓等,使得珊瑚礁像『寂靜的春天』所描述的,只剩礁體,不見游魚,這已經是台灣海域典型的珊瑚礁了。生活廢水排入海中,等於是施肥,結果造成藻類繁生,珊瑚受害。這許多不經意的活動所造成的破壞,卻是短時間內難以挽回的。

四、珊瑚保育策略

珊瑚礁的破壞多半是於人為的原因,可以知道保育工作要從管理人的行為開始。從大尺度上看,珊瑚白化是水溫上升造成的,因此全球減碳是根本解決之道。這要靠全球共識和努力才能解決,這只怕要許多年後才能看到效果,但現在不做,行嗎?

還有些是地方性的因素,例如水土保持和過度捕撈、不當漁法,這要靠公務機關執法,只要有民意代表當後盾,台灣已經有些海域看到顯著的改變了。事實上,每個個人也可以盡一點力。

1.去墾丁玩,但是不要在海鮮餐廳吃當地新鮮海產,因為這些多半是附近珊瑚礁抓來的。這就像白天去動物園看貓熊,晚上卻圍桌吃貓熊排,太沒道理吧!

2.不要在自己家裡養珊瑚或珊瑚礁魚類。這些生物確實都很吸引人,但是幾乎全都是非法盜捕來的。一個珊瑚在海底可以活上幾百年,但是養在家裡水族缸裡,能活幾星期就了不起了,愛牠就不要養牠。為了滿足人們在家養珊瑚的小希望,已經有很多珊瑚礁被破壞了。真想看看珊瑚,又不想去潛水,就到屏東的海洋生物博物館去參觀吧!他們有專家24小時監控水質,珊瑚生存的狀況好太多了。

五、

大家對珊瑚礁的印象多半來自影片、照片,但只要自己親身體驗一次,就會發現牠比電視上看到的要更加吸引人,也更有保護牠的動力。發一個心願,2009年就是你的珊瑚礁元年吧!

1 台灣珊瑚礁分布狀況圖

2- 5 台灣附近海域常見珊瑚礁

 

圖 2 樓門岩

 

圖 3 公館

 

4

 

5 大白

6-7 珊瑚白化現象

 

6 白化

 

7 白化

8 珊瑚礁區景觀及其他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