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129期
130期
131期
132期
133期
134期
135期
136期
137期
138期
139期
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138期

做個好祖先

野樹

 

蕭如珀

書        名:Becoming Good Ancestors

--How We Balance Nature, Community and Technology

         者:David Ehrenfeld

出  版  者: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時間:2009年

地球資源的蘊藏量到底有多少?足供人類使用多久?此問題眾說紛紜。唯一確定的是,它正快速地流失中。人類是地球的過客,地球是萬物的母親,讓我們都做個好祖先,使後代所需的資源永遠免於匱乏。

 

18世紀的工業革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之後,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一般人沈浸於科技產品的方便而輕忽了周遭環境的大變化。然而,敏感的環保人士除憂慮已遭破壞的大自然復原不易外,更擔心人們持續對自然所做的改變會危害後代子孫的生存。

基因改造的生物科技即是一明顯的例子,它對生物界的影響也許快則數月,慢則數年、數十年才能顯現出來,我們如何能不謹慎小心呢?本書作者大衛•艾仁費爾德〈David Ehrenfeld〉是美國羅特格〈Rutgers〉大學的生物教授,他是《生物保護》雜誌的創辦編輯,也是《人文主義的傲慢》〈The arrogance of Humanism〉和《重新開始》〈Beginning Again〉兩書的作者。

追求真相

在科學的領域中,有時要對自己誠實是需要良知與勇氣的。以目前最熱門的生物科技、科學模型和星際大戰來說,科學家對於這些尖端科技的發展無限上綱,往往陷於困境與迷途仍不知返;一般民眾對此資訊取得不易,不僅無法嚴肅地面對,且由於大家對於尖端科技的幻想與期待,以致於造成資源的浪費並對大自然產生危害而不自知。

1960年代崛起的生物科技被視為是人類的大救星,它不僅能促進糧食大量的生產,並可將所需的基因轉殖,使生產抗蟲害、抗疾病,或甚至可預防、治療疾病的作物。基因改造的工程很浩大,它需要長期的測試與追蹤,以證明其穩定性,及其對生物界的影響。然而,目前已使用的基因改造作物其試驗期太短,大量種植的結果是否已對原始基因產生污染及病變並未得到應有的關切。

科學模型預測未來亦面臨不切實際的運作。當然,有許多的數學基本模型在預測即時發生狀況或簡單的制度方面,例如人口的成長、建築物對於地震的抵抗力…等相當有用,也相當可靠,但對於複雜且瞬息萬變的長期氣象,或土壤流失…等預測就沒那麼成功了,且結果往往會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

星際戰爭亦是幻想多於實際。1983年雷根總統的建議成了美國國防部的防禦計畫,因此美國國防部於2000年投入了600多億美元的經費,發展攻擊性的反飛彈系統。直到2007年,更編列了鉅額的預算,沒想到所發展的防禦計畫仍不可行。可是,美國人民仍相信此計畫的可行性,而國防部也繼續執行著此不可能的任務。

人類的智慧成就了無數的偉大任務,但與浩瀚的大自然相比,它也的確有無法達成的極限。雖然積極的求知精神是進步的動力,但我們應該認清事實,調整與自然相處的心態,否則大自然的反撲力量遠超過人類所能抵擋,最後往往造成人類的大浩劫,也嚴重影響子孫的生存權。

追蹤損失

快速變化是現代社會的特色之一。不僅科技方面日新月異,產品推陳出新,要趕上潮流就得隨時拋棄身邊的用品,而且文化方面亦是緊跟著科技的腳步,深受其影響,只要一不留神,新的語句、詞彙往往不知所云,更不用說經由機器寫出來的火星文了。社會隨時在變,讓人沒有安全感,來不及適應,缺乏穩定性,更無法去蕪存菁。跳來跳去的思維與生活方式讓人心煩、焦慮,更無法追蹤從我們身旁所流失的損失。

現代生活比速度,跟時間賽跑,所有的研究先發表者就佔有優勢。有的研究的確可以夜以繼日趕工得到結果,但有的研究需要時間,例如生物科技就是急不得。研究生物科技需要循序漸進,培養生物樣品需要時間,這大都無法滿足例如半年一篇報告的要求。於是,有人放棄了,因為寫不出來啊;而有更多人以推測、歸納或估算來應付。至於大規模的實地田野試驗更是費時,其影響層面也需長時間的觀察、分析與追蹤。若需要動物體的試驗,那牽扯的層面更廣,所需的時間更多,絕非趕工所能應付,更不應為了急著發表而大意行事,因為這關係著生命健康的大事。

在一切電子化的世界,人們的生活便利、快捷,生活的享受也因此而豐富、多元。然而,人與人的聯繫全憑桌上的電腦與手指的按鍵,訊息冰冷且遙遠,聲音、語氣與表情全憑想像,容易造成人際關係的疏離。此外,例如電子收費站等雖然快速,甚至收費打折,但它的方便卻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使用得更多,因為沒有實際拿錢消費的感覺,往往造成更多的資源浪費。

社會有一種看不見的掙扎——「進化」的戰爭,「進步」催促著它無以立足。雖然進步被視為是社會前進與生存的要件,然而社會亦需要穩定有共識的力量,而這都需要人們的互動與適應,需要長時間培養的。

人類的活動造成了許多物種的大滅絕,進化的秩序因人類科技與經濟的力量而大混亂。改變太快、太廣、太多,一切就像革命,全面改變。處理不當的話,就會造成全面性的崩潰。進化需要穩定地改變,如此的改變才能與環境融合,成就長久、永續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夕間的拋棄。

過往的許多社會價值,如工作穩定、親朋的互動、文學欣賞、書寫的能力…等都在消失中。代之而來的是不停的改變與混亂,所有的接觸僅重視表面,效率為先,談不上品質。沒有進化的穩定與安全感,人們就像萬花筒中的亮片,搖一下就劇烈地晃動,圖案全改,生活失據。

 邁向永續的經濟

富裕的社會是全球大多數國家所憧憬的,然而,「富裕」的定義是什麼?是否商家與住家都堆滿了各種電器產品與各式各樣的家具和衣物就是富裕了呢?儉樸的生活是否也能過得富裕呢?這些都是社會進步後最為人質疑的社會現象。

永續的經濟所涵蓋的層面很廣泛,從地區性至其所相關地區的經濟都必須通盤考慮。美國從巴西和墨西哥進口咖啡、可可…等農產品,雖然提供當地人民工作的機會,增加當地政府的稅收,但也造成當地嚴重的污染。這種「善意的災難」是永續經濟的一大阻礙。

「善意的災難」例子很多,舉凡政府為了減少不平等的機制,卻產生更不平等的現象;科技或創意的成功卻帶來了系統或制度的失敗等都是。養殖漁業能大量補充漁獲量的不足,但養殖場逃出去的養殖魚類污染原生魚種,養殖場的食物添加化學成分,養殖魚類的排泄物因此污染大海,長期所造成的災難不可小覷。

美國人的平均用能量位居全球第一,如果繼續美國目前的生活方式,全球勢必產生大規模的「善意的災難」。不僅如此,若其他國家以美國為榜樣,則全球搶能源大戰一定會造成大混亂,後果真不堪想像。為了能源的永續,目前所急需的經濟是低消費、低浪費的生活方式,道德倫理優先,科技其次。捷克前總統說得好,他說:「目前我們所面臨的社會、文化與經濟等問題都要以道德為依歸,採取負責任與可行的方案。」

1978年,美國的物理學家Albert A. Bartlett即預見社會經濟的持續成長所帶給人們的迷思,而以物理程式為基礎提出了他的三點看法,與環保專家永續經濟的見解雷同。他說:1, 成長使人們低估了未來的資源需求;2, 成長使人們高估了人們對節省資源需採取行動所剩的時間;3, 成長愚弄人類,使人們希望發掘更多的資源救人類。

和大自然的親密互動

大自然是人類的導師,人們在與自然的互動中學習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然而,科技帶給人們極大的誘惑,小學生放學後不再到戶外奔逐、玩耍,而是坐在電腦前打電動遊戲,或是看電視。自然的呼喚不再經由親身的體驗,卻可以隔著銀幕傳遞。因此,人與自然越來越疏離,自然所傳遞的訊息也越遙遠而不實際。關在屋內的人們無法珍惜四季的律動,寧可選擇屋內整年的同一溫度。

其實,大自然是解壓、休閒的最佳選擇,它提供了精神層面的生活。人們因與自然的接觸而健康,而自然也因人類的保護而永續。每個人對自然的看法也許有異,但無可否認的,自然蘊藏著無比的奧秘,是目前科學家所尚未能解開的。例如候鳥每年飛行的路線為例,科學家近年發現,因為氣候暖化與人類的餵食習慣已經改變了部分候鳥的棲息地。牠們如何辨識路線,與找到新的棲息地,都令生態學家很著迷。

接觸自然的方式很多,最簡單的方式是觀光、欣賞,在怡情養性中領略自然的美與奧秘。當然,若能更進一步接觸、研究,或做一名農夫、園丁,則更可領略自然的變化,從中得到樂趣,領悟其道理。前人耕種全憑經驗,收成後留下上好的種籽以供下次播種之用。現在的有機栽種承襲前人的經驗,輔以最新的生物科技知識,更能透視自然系統,維持生態健康。

人與動物的互動是很有趣的。鹿、羊都是溫馴的草食性動物,當人們驅趕牠們,以防草地被過度啃噬時,牠們會避開人群遠遠的;但當人們伸出友誼的手,牠們會圍繞人們的身邊自在的生活。其他的小動物亦是如此。至於凶猛的大動物如熊與狼等,只要人們給牠們生存的空間,牠們也能在偏遠地區傳宗接代,在自然的摸索中學到了進與退的分際。自然是萬物的家,它所遭受到動物的破壞都以其自然的速度自清、復原。人類應體會動物與自然的依存關係,有健康的自然環境,萬物才有健康的生存空間。

《恢復社區制度》

在從前交通不發達的年代,小社區的生活方式很普遍,所使用的資源與工業革命後有天壤之別。隨著人口的增加、科技的進步與能源的大量使用,全球化已對自然資源造成極大的衝擊,甚至讓環保人士擔憂地球無法永續生存。在有限的資源與平等互惠的原則下,恢復地方性為主的社區制度不失為實際可行,對地球負責任,對人類求平等的生活方式。

要如何建立起良好的社區制度呢?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不應該因不容易而延滯不做。事實上,很多社區有它的特色,例如有的社區以古蹟聞名,有的是文化出色,更有的以工業城著稱。若能把握它的特色,以此為主而推展,再加上地方的大學及各級學校的配合,施以節能省資源的教育,強調社區守望相助,發揚社區文化,社區的架構不難達成。

此外,地方社區最重要的精神是居民的投入與認同,慶典節日是大家共同的資源與記憶,社區農場、社區商店是大家的好鄰居,需要社區居民的支持。社區猶如一個人的根,有堅固的根基才能有強壯的發展,小而美的生活方式是自由、平等的發展中與環境最好的妥協。

《傲慢與偏見》的作者珍•奧斯汀之所以那麼受人歡迎,是因為她在她的小說中總是適時地點出生命中重要的事件。對奧斯汀來說,社區是她的生存之地,她敘述社區互動的形形色色,生動有活力。奧斯汀隨時提醒讀者可以在生活中編織可長久的生活形態,與周遭的生態相容。此外,她還告訴我們,困苦中只要能堅持,仍有機會享受愛與幸福,自然、社區與靈魂會匯聚在一起的。

結語

這是一個崇尚「偉大」的時代,全球化、跨國企業…一切都要大、更大、最大。是否大即是好,即是安全與進步呢?大的勢力影響趨勢,大的財團壟斷經濟,人們迷失在大的思維中,以為大才有前途,才能生存。也許吧!公司夠大才能有競爭性,但無限擴充的全球化經濟是一極不穩定的經濟體,一旦經營不善,說崩盤就會全盤皆輸的。

是不是該重新思考了?大不一定是好,新也不一定是對。科技發展是否應以環境為前提,有的科技令人不安,如基因改造…等;有些科技則很重要,如電腦…等,如何取捨應該很清楚。作者在每篇獨立的短文中,舉了許多周遭生活的例子,從各方面說明他的生活態度,並期許能為後代留下好的生活環境,作個好祖先,心思細膩,娓娓道來,很值得讀者參考。